世上如果有天堂,那就是圖書館的模樣。
界面每期提供一份好書單,并在參與投票與互動問題留言的粉絲中隨機抽取送出贈書。我們希望你能在這個快餐時代,填飽心靈再啟程,也希望每一本好書都能屬于真正愛書之人。
【界面薦書】
長久以來,中國乃至東亞社會中對于男性角色的定義都是“主外”。組成家庭以后,作為丈夫,自然應當承擔最重要的任務——賺錢。這樣的概念在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中可以被充分理解:在工業(yè)化時代到來之前,為了達到足以溫飽的生活水準,往往需要人付出大量的體力勞動。而從生理差異來看,男性似乎天生就更加適合作為“勞力”而存在。
但時代的極速發(fā)展已經改變了這一事實:在機器大量取代人工的今天,女性早已擁有了參與社會工作的充分條件,與男性承擔著不相上下的社會職能。但基于這一現狀,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國家,依舊有不少人注意到了家庭的“喪偶式育兒”。在夫妻雙方都參與工作的情況下,照顧孩子的重任依舊大部分落在在母親肩上,甚至很多人自然地認為養(yǎng)育孩子是作為母親的主要任務。尤其是對于受傳統(tǒng)文化影響相對較大的國家來說,父親照顧孩子較少算不上“失職”,因為他們在做比陪伴孩子成長“更重要”的事情。
事實上,父親的形象、陪伴孩子的時間、與孩子的對話……都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據廣東省青少年研究所對700多名有犯罪行為的未成年人進行調查,在被問及“你在管教期間最想念的人是誰時”,父親名列首位,高居70%。問及“生活中對你產生正面影響最大的人是誰”時,父親再次奪冠,為31.2%。對于還未成年的男孩來說,父親是男性的典范。一個成熟、理性、易于溝通的父親會影響著男孩的性格與氣質。女孩則通過父女關系來初步了解與異性的相處模式。父親貢獻給家庭的時間多少,常常關系著家庭的和諧度。
對于許多在傳統(tǒng)的中國式家庭長大的孩子來說,父親除了陪伴家庭的時間較少,更重要的是,許多父親從不明確地表達自己的愛。父母對孩子直白地表達愛意,易于幫助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自信心,而東方人的含蓄成為了許多父親“愛你在心口難開”的最佳理由。在他們想要說“爸爸愛你”時,說出口的往往是“最近怎么樣?”當他們想告訴孩子“我想你”時,說出來的也只有“?;丶铱纯?rdquo;。父親與孩子之間的關系,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疏離又有些尷尬。
今年父親節(jié)主題薦書,我們推選了6本與父親相關的書籍,其中有對父親的回憶,有父親親筆記錄下的孩子成長點滴。愿每一個父親,都能收獲工作之外陪伴孩子成長的樂趣,找到與下一代的相處之道,也愿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足夠的愛與陪伴。
-1-
逐光之旅
劉穎
未讀·文藝家
“出一本書是父親的夢想,為此,父親在我眼中的樣子總是背影:伏在書桌上,寫著字,讀著書,修行一般過著苦日子。
從而立之年,寫到老人遲暮,書房外面的世界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父親卻初心未變,日復一日地和夢想較著勁。他逐漸活成了鄰里街坊眼中的笑話:“老頑固”、“裝清高”、“自不量力”、“不顧一家老小”。我也怨他:他愛自己勝過愛我和一切。
六十歲這一年,他突然宣布:“我不再看書了。”
在他生命的盡頭,我為他整理數量驚人的退稿、文章。父女一場,我從未料到,第一次了解父親竟是以讀者的身份……”
-2-
爸爸愛喜禾
--你一直在和自己玩
蔡春豬
湖南文藝出版社
有一種說法,說像喜禾你這樣的孩子都是星星的孩子,來自另外一個星球。喜禾,你都三歲了,從來沒問過爸爸一個問題,都是爸爸問你,“喜禾這是什么?”“喜禾,這又是什么?”……所以爸爸很期待那么一天,你主動向爸爸提問,哪怕你問:“你是誰啊?你找我媽有什么事嗎?”
雖然你從來沒問過爸爸一個問題,但爸爸知道,在你的內心,你一定有很多很多的疑問,關于你,關于爸爸,關于媽媽,關于家庭,關于人生,關于命運,關于宇宙……關于房貸。爸爸很期待有那么一天,你主動向爸爸提問,哪怕你問:“你是誰啊?你找我媽有什么事嗎?”
-3-
羅茜效應
格雷姆·辛浦生
湖南文藝出版社
《羅茜效應》(《The Rosie Effect》)是備受期待的紐約時報暢銷小說《羅茜計劃》的續(xù)集,因為在《羅茜計劃》中怪咖教授唐憑借尋妻計劃遇到“完美妻子”羅茜,唐和羅茜遷往紐約重新生活。但他們即將面臨一個新的挑戰(zhàn)和驚喜,因為羅茜懷孕了。
唐開始著手學習成為父親的新計劃,但他不同尋常的研究風格使他陷入了被妻子誤解的困境。因誤解而分離,因真情而釋懷,唐和羅茜懷著期待又焦慮的心情迎接第一個孩子并再次墜入愛河。
夏洛克+謝爾頓的結合體,看一個非凡的人如何在平凡的世界,學會生活學會去愛。
-4-
君自故鄉(xiāng)來
李知彌
上海三聯書店
書中有86幅關于故鄉(xiāng)記憶的浮繪,輔以86篇長短句一般的呢喃似的文字,知彌一點一點地絮叨著故鄉(xiāng)的點滴、童年點滴、與至親相處的點滴。畫面都仿佛凝滯了,淺淺的,淡淡的,時而有小小的溫暖,時而沉浸在童趣里歡欣起來,時而心又突地難受下去,看見了父親扎滿針眼的手……都是些日常,都是些過往,都是些走遠的舊時光。一點一點憶念,涓滴匯成記憶的海,讓彷徨迷惘卻又好奇不甘心的靈魂看見,因為有你在,就是最美好的時光。
-5-
忘了我是誰
蔡怡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第一輯圍繞老邁失智的父親及患有躁郁癥的母親,表現失智父親在逐漸遺忘的時空長河里,迷失自我,孤立無助的心境。展現女兒是如何一步步走進他的世界,安撫他的焦躁、孤獨,讓他在生命最后的時光里安然度過。這一輯既是她對雙親的緬懷與紀念,也是自身對人生路程的回顧與體悟。第二輯更多的寫愛人、孩子、父母、公婆,如數家珍,為了紀念和珍藏。
文字清新簡白,真摯樸實。說是“照養(yǎng)”只見其一,說是記寫“親情”不過其二,是生命臨鏡下對生、老、病、死地勇敢面對。
-6-
老爸喬治的煩惱
馬克·哈登
喬治常說,“知足的秘訣就是對許多事情完全不予理會”,年屆六十的他正在躊躇滿志地迎接自己的退休生活。
生活卻丟給他一點煩惱:女兒要結第二次婚,新郎似乎依然不是適當人選;兒子甚至打算帶一個男人回家參加婚禮;老朋友鮑勃上周剛剛去世,自己身體上也出現了疑似癌癥的腫塊。就在苦惱之時,又意外撞見了妻子與前同事的婚外情。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s-designstudio.com/showinfo-33-239252-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