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天,一段在網上熱傳的車禍視頻引起不少網友的討論。在這段僅為幾秒鐘的監(jiān)控視頻中,一名在機動車道行走的男子突然倒地“撲向”駛過的汽車被撞。不少看過視頻的網友覺得,發(fā)生這樣的事兒司機“很倒霉”。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該事件發(fā)生在9月13日下午,交警方面已經將案件移交到東城警方處理。業(yè)內人士稱,如果最終判定此事系該男子自殺,機動車并不承擔賠償責任。
男子“撲向”商務車
這段不到5秒鐘的視頻翻拍自事發(fā)現場的一個監(jiān)控攝像頭,視頻正對的方向是一個公交站臺和機動車道。
在公交站臺前,一位抱著小孩的乘客正在等公交車,旁邊還站著幾名同樣等車的乘客。公交站旁的機動車道上,車流量并不大,一輛銀色的商務車從遠處駛來。這時,一名身穿淺色上衣的男子逆車向而行,走到路中間后突然側身倒地,隨后被迎面駛來的這輛銀白色商務車撞到,車和人消失在畫面中。
通過視頻可以清楚地看到,就在銀色商務車駛過旁邊的公交站時,這位淺色上衣的男子毫無征兆地向右側倒地,商務車剎車不及,撞到該男子。由于碰撞過于“慘烈”,公交站內正在等公交的乘客第一反應是趕緊遠離現場。
通過對視頻內事發(fā)地點周邊環(huán)境的對比,北京青年報記者找到了車禍地點廣渠門內大街。這起車禍發(fā)生在廣渠門內大街東向西方向,旁邊的公交車站為欖桿市站。附近多個商戶的店主向北青報記者確認,事件發(fā)生在9月13日下午。
被撞之后男子身亡
陳女士的店鋪正對著欖桿市公交站,她告訴北青報記者,在13日的下午3點左右,車禍發(fā)生了。“當時我正想上樓休息呢,突然聽到砰的一聲響,我聽著這聲就覺得不好了,應該是發(fā)生車禍了。”聽到聲響后,陳女士走出店門,看到一個男子頭部流血,躺在路中間,而在距離該男子不到3米處,停著一輛銀色的商務車。
陳女士稱,倒地男子的鞋被撞掉了一只,在他身邊散落著銀色商務車的擋泥板和各種碰撞留下的碎屑,急救人員趕到現場后確認,這名男子已經身亡。被撞的男子年齡在30歲左右,中等個頭,身材較瘦。
據一位商戶稱,事件發(fā)生后,銀色商務車的司機從車上下來一直在打電話,隨后交警到達現場。“我看那個司機在跟交警演示事發(fā)的經過,意思是被撞的那個男的到車前突然倒下了,就跟視頻里的一樣。”事發(fā)3個多小時后,出事現場才被處理完,道路隨后恢復通行。
由于事發(fā)時路上的車輛并不多,附近圍觀的人大多不知道被撞的男子為何要走到路中間,并“撲向”了商務車。“因為路上都是車,一般沒有人會走到主路上的,要走也會挨著路邊的綠化帶走,這太嚇人了。”陳女士回憶起來當時看到的場景,還心有余悸。
商務車司機是否擔責
昨天這個視頻被眾多網友轉發(fā),有人認為這名男子有自殺的嫌疑,也有人猜測這名男子是否為碰瓷或突然犯病。大部分網友認為,不論男子的動機如何,這種的行為對商務車司機來說無疑是“飛來橫禍”。那么,在這起事件中商務車司機要承擔責任嗎?
昨天交管部門并未對此事進行回應,知情人士稱,由于被撞男子涉嫌自殺已經移交東城警方處理,不過東城警方對此也未作出回應。
北青報記者咨詢了多名一線交警,交警在看完監(jiān)控視頻后比較統一的意見是,這起事件不屬于交通事故,而是治安事件,因此并不由交管部門負責處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規(guī)定,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如果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如果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
而規(guī)定中特別指出,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從視頻上看,碰瓷和暈倒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很明顯能看出行人是直接撲向駛來的汽車的右前輪方向。沒有人會在車流量不大,車速很快的道路上碰瓷。一般碰瓷都會選擇在道路擁擠、車輛多、車速慢的時候碰下車幫子。”一位業(yè)內人士分析稱,如果最終判定為行人的自殺行為,機動車并不承擔賠償責任。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s-designstudio.com/showinfo-124-23122-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