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每一次憲法的修改都有著深深的時代烙印,滿足著人民群眾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權利需求,是黨和政府順應民心民意的結果。
原標題:中央政治局會議透露修憲信息,修憲的意義超乎想象!
今天,新華社發(fā)布消息: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27日召開會議,決定明年1月在北京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主要議程是,討論研究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
人民權利不斷豐富的紙
憲法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大法,說到憲法,人們首先會想到列寧的那個著名論斷:憲法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
人民的權利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憲法賦予的公民權在不斷充實和豐滿?,F(xiàn)行的八二憲法施行至今已經經歷了四次修改,每一次修改都體現(xiàn)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
在歷次修改中,從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到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確立,再到私有財產權、征地補償獲得憲法保護,人權保護寫入憲法……
每一次憲法的修改都有著深深的時代烙印,滿足著人民群眾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權利需求,是黨和政府順應民心民意的結果。
人民權利不僅作為共產黨執(zhí)政的基本目標納入黨的行動綱領之中,同時一步步將政策和政治概念固定為法律概念,將人民權利保障的主體從黨和政府提升為“國家”,維護人民權利由黨和政府的意志上升為人民和國家的意志。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依法治國”在1999年修憲中寫入的憲法,此后的18年來,憲法和法律在我國不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而且已經成為政權機關施政的出發(fā)點和基本手段,使得人民權利得到更加有力和充分的保障。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
對人民的重視程度要求著憲法不斷完善對人民權利全方位的保障,而更加豐滿的憲法同時也更為有利地保障著人民權利。
目前,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變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又一次向憲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反映發(fā)展要求的根本法
現(xiàn)行的八二憲法,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不斷豐富,每次修改都反映著時代的進步,把中國發(fā)展的藍圖規(guī)范化,法治化,總領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為共和國的發(fā)展保駕護航。
每一次修憲,都是進一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產物。當認識沿著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軌跡逐步上升為國家意志,它所抵達的絕不是終點,而是認識與實踐的新起點。
非公有制經濟在歷次修憲中的地位的提升,就是一個生動的例子:
1987年私營經濟首次進入憲法,那時它“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補充”;
1992年第二次修憲,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等多種非公經濟一起入憲法“多種經濟成分長期共同發(fā)展”;
1999年第三次修憲,非公有制經濟地位再次提升,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4年第四次修憲,國家對非公經濟由“引導、監(jiān)督和管理”,變?yōu)榱?ldquo;鼓勵、支持和引導”。
憲法“麾下”的一批法律法規(guī)隨之出臺、修訂,保障著非公經濟蓬勃發(fā)展,規(guī)范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
到現(xiàn)在,非公有制經濟已經代表新時代我國經濟發(fā)展的新動力新業(yè)態(tài)新模式,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關鍵一環(huán)。
時代在向法治提出要求,法治在向時代遞交著答卷。中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不斷發(fā)展的憲法對發(fā)展提供著堅實的保障。中國經濟總量躍升世界第二,這無疑是時代給歷次修憲打出了高分。
改革是一場革命,它所帶來的深刻變化和理論結晶,一次次體現(xiàn)在憲法的修改中。
在歷次修憲中,實踐中證明成熟有效的改革措施被添加,制約發(fā)展的條款被調整,在法治中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實現(xiàn)了中國法治與改革的“比翼雙飛”。
記錄民族復興的宣言書
中國是什么?
憲法序言的第一句話這樣寫道:中國是世界上歷久最悠久的國家之一。中國各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
這是最具權威的回答。
它清楚說明,中國是歷史地形成的,在當下的中國之前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并且還將延續(xù)下去。而在這片廣闊舞臺上的人民,創(chuàng)造了悠久文明,并承擔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憲法從1840年寫起,以記敘性的語言回顧了自1840年以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進程,在每一個時代來臨的十字路口,都留下了筆墨。
在八二憲法的歷次修改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在共和國的根本大法上留下了輝煌的足跡: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脈絡在憲法中清晰可見,與此同時,帶領人民不斷奮進的中國共產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guī)律的認識更加成熟也更加堅定。
作為記錄中華民族復興歷史的宣言書,憲法不會落下任何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更不會落下帶領人民不斷奮進的思想引領。
中國憲法在不斷的豐富發(fā)展中,向世界宣示:與時俱進的中華民族必將以更加堅定、自信、開放的姿態(tài),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道上開創(chuàng)更加光輝的未來。
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wǎng)、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wǎng)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wǎng)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s-designstudio.com/showinfo-188-169139-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