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公司開設空殼公司,虛構勞動關系,為36名不具備參保條件的孕產(chǎn)婦騙取生育津貼98萬余元。7月14日,北京市朝陽區(qū)人民法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宣判,宋某等8人構成詐騙罪獲刑。法官指出,若對這種行為不予以懲處,必然會使虛構用工關系騙取社會保障待遇的行為進一步蔓延,終將影響社保資金的安全,影響按規(guī)定有資質享受社會保險待遇人群的合法權益與社會和諧穩(wěn)定。(7月22日《工人日報》)
社?;鹗抢习傩盏?ldquo;保命錢”,任何人不得蠶食侵占。本案中,涉事的這家公司通過開設空殼公司,虛構用工關系,試圖“騙”過社保機構而違規(guī)申領社保資金,并收取服務費,其騙保的手法可謂做到了極致。這種行為,毋庸置疑地構成了詐騙罪,8名被告人因此鋃鐺入獄,實屬咎由自取。
人民法院以司法裁判的形式懲處騙保的犯罪分子,鮮明地體現(xiàn)了司法對騙保犯罪零容忍的態(tài)度,彰顯了依法保障社保資金安全的司法價值取向。這對于那些覬覦社保資金的不法之徒來說,無疑是最有力的法治警示。
近年來,以虛構用工關系騙保的犯罪時有發(fā)生?,F(xiàn)實中一些非在職職工,或者因故不能在當?shù)芈鋺舻娜?,往往會選擇通過掛靠單位代繳社保,以獲取當?shù)氐母黜椄@觥_@種讓第三方代繳和申領社保的做法,雖然有助于減輕社保繳納或申領者的奔波勞累,但也要提防其中存在的風險和漏洞。一些不法分子在實施騙保行為后,即使東窗事發(fā),也會以事后已給代繳或申領者支付了大部分社保金、自己只不過收取服務費為由進行抗辯,不承認自己的行為是詐騙,這就在無形中給打擊騙保行為增加了難度。
不管騙保的手段再怎么花樣翻新,其行為始終屬于非法占有公私財物。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刑法第266條的解釋規(guī)定:“以欺詐、偽造證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騙取養(yǎng)老、醫(yī)療、工傷、失業(yè)、生育等社會保險金或者其他社會保障待遇的,屬于刑法第266條規(guī)定的詐騙公私財物的行為。”同時,社保法規(guī)定,社保開戶和繳費單位應當是“用人單位”,用人單位委托第三方代繳職工社會保險不合法??梢姡摌嬘霉りP系后再以代理辦理名義騙領社保資金,不僅涉嫌違法,如果情節(jié)嚴重,也涉嫌犯罪。
以虛構的用工關系騙保犯罪之所以能夠得逞,一定程度上與社保機構對這種詐騙伎倆難以識別有關。在這種情況下,如要有效遏制虛構用工關系幌子下的騙保犯罪,應通過常態(tài)化司法裁判,激活刑法威懾此類騙保犯罪的“一池春水”。讓更多企圖通過虛構用工關系牟取非法利益的不法之徒,在濃厚的刑法威懾警示氛圍中,打消覬覦社保的非份之想。
司法裁判具有鮮明的警示效應,遏制虛構用工關系的騙保犯罪,須臾離不開司法裁判所產(chǎn)生的威懾。此番北京朝陽法院對8名虛構用工關系騙保被告人追究刑責的裁判,充分體現(xiàn)了司法判決在遏制騙保犯罪上不可或缺的意義。當司法裁判發(fā)揮了其應有的警示意義,在此基礎上,輔以查漏補缺的有力監(jiān)管,那些在虛構用工關系幌子下的騙保犯罪行為,必將無處遁形。(萬周)
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wǎng)、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wǎng)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wǎng)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s-designstudio.com/showinfo-124-264571-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