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14日,洛陽市民孟先生輕信“銀行客服”號碼發(fā)來的短信,點擊手機發(fā)來的網址后,卡內的12萬元瞬間被轉走,經過民警的多方奔波,此案成功告破。
去年12月14日,在老城區(qū)經營干果生意的孟先生接到一條來自某銀行“客服”的短信,稱其卡內積分已經滿了,可登錄短信內網址鏈接兌換現(xiàn)金2000元,“如果過期不兌換的話,卡內的積分就清零了”。見到銀行客服的電話,孟先生便點開鏈接,按照指示進行操作,其間還收到一條內含動態(tài)驗證碼的短信,同時輸入了他的銀行卡密碼。剛輸完密碼,孟先生的手機上就接到一條銀行卡交易短信,2萬元被分批轉走,隨后有多筆轉賬,一共被轉出12萬元。
接到報警后,辦案民警于今年2月3日南下深圳,通過當地銀行的監(jiān)控記錄和銀行卡交易記錄,將幾名年輕人列入嫌疑人范圍。
民警發(fā)現(xiàn),涉案的幾張銀行卡,經常在一個固定的便利店刷卡購物,便利店店主稱,幾個年輕人都是???,沒幾天就來一次,民警決定在便利店進行蹲守。經過2次蹲守,將嫌疑人郭某、張某某抓獲。
隨后,民警在他們兩人的租住地搜出銀行卡131張,“卡都是真實姓名、身份證開卡,還貼有開戶人的姓名和銀行卡密碼,根據記錄查詢,涉案金額達到150萬元”。
5月4日,郭某、張某某被檢察機關批準逮捕,另外3名嫌疑人已被警方上網追逃,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記者從洛陽市公安局獲悉,春節(jié)過后,洛陽市詐騙警情持續(xù)增多,且網絡電信類詐騙發(fā)案尤為突出,民警提醒,假冒移動運營商或者銀行客服發(fā)送帶有鏈接的短信進行詐騙,是典型的電信詐騙手段,“對于中獎、積分兌換、領取獎品、交通違規(guī)等短信,要提高警惕,謹防上當”。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廣視網、駐馬店融媒、駐馬店網絡問政、掌上駐馬店、駐馬店頭條、駐馬店廣播電視臺)”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作品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chuàng)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凡是本網原創(chuàng)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并添加本文鏈接:http://www.s-designstudio.com/showinfo-124-17543-0.html,否則承擔相應法律后果。